一、建筑材料与工程(工学博士)
(一)学科简介(代码:0805Z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我校具有悠久历史沉淀、学术影响力国内突出的学科之一,其前身可追溯至1981年获批的铸造专业硕士点,该专业成为我国首批获此专业硕士点的高校之一。随着学科内涵的扩大和特色方向的发展,1998年获批了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奠定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的基础。经过十余年的学科建设和努力,基于学科特色和质量方面取得的成果,于2010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于2008被评为辽宁省一级重点学科)。依托该学科,2016年自主增列建筑材料与工程二级博士学科。
建筑材料与工程是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对各种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的需求不断涌现,而发展起来的学科。新材料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也是国家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很多领域都有新的、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建筑材料与工程学科主要开展新型建筑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建筑材料的环境效应、材料的可靠性及力学行为以及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方向的研究,涉及建筑材料、材料科学、材料性能实验,复合材料力学、断裂与损伤力学、工程结构以及材料电子结构等知识和理论。采用先进的实验技术、数值模拟技术等为手段,研究建筑材料在不同工况或环境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建立新型建筑材料的本构方程、强度理论、断裂与损伤、疲劳与蠕变等基础理论,并将以上研究成果在建筑材料和结构的设计、计算与分析中应用。
本学科拥有辽宁省建筑材料力学重点实验室和5个土建类专业实验室、力学实验和仿真分析中心,科研设备和正版ANSYS、ABAQUS、MIDAS等系列数值仿真软件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总值超过1500余万元,为本学科开展高水平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学科方向现有专职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全部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层次5人,已经形成了老中青结合、学缘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学术科研队伍。近5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12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建筑材料与工程领域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培养,使学生具备坚实而广博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从事的研究方向的新发展、新动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外文的专业书刊和技术文献并能用外文撰写高水平论文,熟练运用先进实验方法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合作奉献精神,具有国际视野并具备国内外学术交流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新型建筑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2建筑材料的环境效应
3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及力学行为
4新材料的微细观结构特性
二、土木工程(学术型硕士)
(一)专业简介(代码:0814)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下、地上、水中等的各类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包括勘探、设计、施工、管理、检测、维护等专业技术。
土木工程学科中的《结构工程》于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位权。在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以及土木工程材料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近五年来,该学科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人次,获得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次,该学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纵向基金项目5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计划项目22项,省教育厅及沈阳市科技项目2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出版学术专著11部、学术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50篇,专利13项。
多年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学科的发展建设了条件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大约4500m2,设有建筑材料力学省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土工、数值仿真、力学综合和计算中心等等实验室,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拥有Ansys、Abaqus、Sap2000、Midas等国际著名结构分析系统和软件,实验室设备总价值超过千万元,能够完成建筑材料、土力学、建筑结构等各种常规试验、研发、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具有了较强的学科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声誉,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方建设中的作用日显突出。所培养的结构工程专业人才,分布在科研部门、设计院所、高等院校以及施工、监理等企事业单位。
经过 1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科整体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较高,形成了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科队伍,截至目前,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90多名,本学科有能力接收外国留学生。
(二)培养目标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某一专业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在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从事设计、规划、施工、管理、教育及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后可以在各企事业管理部门、设计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施工监理等行业从事管理、分析与计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继续深造或进入力学、矿业工程、水利工程及工程管理等专业进行更深层次的交叉学科培养,成为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1.岩土工程;2. 结构工程;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4. 桥梁与隧道工程;5. 土木工程材料。
三、建筑与土木工程(全日制专业型硕士)
(一)领域简介(代码:085213)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以及房地产经营、工程造价与项目管理,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于2014年获专业硕士学位授位权,2015年开始招生。在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及工程应用、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以及建筑设计及理论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两年来,本领域共招生专业硕士研究生26名。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高级工程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占95%以上,博士学位占60%,省百千万人才8人。近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市各级项目59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等重要检索刊物收录160篇、专著8部、教材10部,专利13项。学院学术气息活跃,与美、日及国内著名学府等多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本领域有能力接收外国留学生。
多年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为学科的发展建设了条件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现有实验室面积大约4500m2,设有建筑材料力学省重点实验室、结构工程、建筑材料、土工、数值仿真、力学综合和计算中心等等实验室,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50余台套,拥有Ansys、Abaqus、Sap2000、Midas等国际著名结构分析系统和软件,实验室设备总价值超过千万元,能够完成建筑材料、土力学、建筑结构等各种常规试验、研发、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具有了较强的学科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声誉,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方建设中的作用日显突出。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某一专业方向较为系统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应研究方向的前沿发展动态,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能掌握一门外语,较熟练地阅读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外语交流及写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研究方向
1.结构工程;2.道路与桥梁工程;3. 岩土与地下工程;4. 土木工程材料研究及工程应用;5.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6.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7. 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8. 建筑设计及理论。